如何防范央视曝光的手机抽奖陷阱?广东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
3月15日晚,何防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网络平台以手机抽奖活动设置消费陷阱、范央发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视曝手机省消AG超玩会行为。此类活动以“转盘抽奖”“扫码领券”“充值领券”“超值奖品”等形式为诱饵,光的广东诱导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抽奖情况下支付费用或充值,涉及话费充值、陷阱消费停车场付费、提示白酒促销等多个场景,何防行为具有诱导性、范央发布隐秘性,视曝手机省消AG超玩会存在规则模糊、光的广东兑现门槛高、抽奖隐蔽自动扣费等问题,陷阱消费涉嫌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提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何防
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避免落入此类消费陷阱,3月16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
一、对“中奖”页面保持警惕。无论是开发票后跳转的抽奖页面,还是停车缴费、共享设备使用后自动弹出的抽奖窗口,在未确认其正规性之前,切勿匆忙点击“立即领取”。面对来源存疑页面,应直接选择关闭,并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商家是否有此类活动。
二、仔细确认关键信息。对需支付费用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抽奖活动,消费者应充分了解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核实活动规则和奖品详情,重点关注费用支付方式、使用条件以及是否存在自动续费等内容。若规则模糊不清或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谨慎参与。对于商家推广的高价商品,可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商品信息,或向专业人士咨询。
三、妥善留存消费证据。抽奖跳转页面多为不知名网站,消费者应养成留存消费证据的良好习惯。完成抽奖或支付后,应及时截取包含活动页面完整信息(如抽奖规则、中奖结果、时间等)、支付记录详情(订单号、支付金额、支付时间、收款方等)的截图。定期查看支付账单,尤其是小额扣费项目。若发现不明扣款,应及时根据留存证据进行追溯和维权。
四、积极维权保护自身权益。如遇到消费陷阱或欺诈行为,消费者应积极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并保留好相关证据和凭证。同时,可以向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投诉,或寻求当地12345市政投诉热线、消费者委员会等的帮助和支持,共同维护个人权益和市场秩序。
手机抽奖本应是惠及消费者的营销手段,部分商家却利用中奖等方式进行诱导,利用“沉默用户”的心理进行牟利,将其演变为“数字陷阱”。这类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将持续关注相关消费动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维权服务,营造更加安全、透明的消费环境。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蓝娟
通讯员 粤消宣
- ·盛意茂名·好品同享!2025茂名特色农产物国内品鉴推介行动在北京举行
- ·开年经济表现如何?一组先行指数告诉你
- ·两部门:鼓励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对涉残疾人案件开辟绿色通道
- ·开展12项重点活动!农业农村部、中国文联联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 ·村落夷易近站C位当“夷易近星”!深圳山厦村落“村落晚”年味拉满
-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收到议案298件 呈现四个特点
- ·外交部:中国对包括仁爱礁在内的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名单公布
- ·福建海警位金门附近海域依法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
- ·2024年研考国家线发布 “调剂服务系统”4月8日开通
- ·今年前2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2亿元
- ·个税年度汇算来临,这些信息与你息息相关
- ·官宣:周继红,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退休
- ·警惕!这些打着“国家政策”“国家项目”牌的APP是假的
- ·美联航一架波音飞机飞行中轮胎丢失 起飞不久后改道迫降
- ·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自然资源部利用2024年季度卫片监测成果开展日常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