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延迟退休?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专家解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延迟有变其中,退休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国人AG超玩会决定草案的议案。为什么要实施这项改革?改革实施的口老经济社会背景又是怎样的?
专家:改革主要目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龄化在“十四五”规划中,程度“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被写入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化专章节。
党的家解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部署,提出“按照自愿、读→AG超玩会弹性原则,延迟有变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退休专家表示,国人这也表明改革的口老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表示,龄化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程度一个国情,而人口高质量背景下,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社会的劳动要素资源潜力,推动整个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一个更加适宜的水平。无论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生产能力的改善,让劳动力与社会生产的结合方式,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都为调整相应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和政策的可能性。
我国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内容都被放在了与人口发展有关的部分。那么,我国的人口总体发展情况和老龄化程度有哪些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人口规模为5.4亿,截至2023年总人口已经达到14.1亿人。人口数量总体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发展也刚刚跨过两个重要转折点。
一是从人口出生情况来看,中国从2022年起出现人口负增长,2023年延续负增长态势。
二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于2021年达到14.2%。
按照国际上的一般划分,这标志着继2000年中国以7%的老龄化率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从此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法定退休年龄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确定以后,事实上一直没有进行比较大的调整或改变,当时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来制定的政策体系,和现在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脱节的。
实际上,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一个积极的变化,就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大幅度提高。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健康预期寿命,即在身体健康状态下的生存年数也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纯粹依赖于重体力的劳动在大幅减少,更多的是知识型、技能型的岗位,这为延长工作年限提供了更多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表示,预期寿命增加,意味着可以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年龄也增加了。通过制度性的改革,可以更好地来增加国家劳动力的规模,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李红刚 唐蕾 朱劲松 李志超)
- ·精准打击六类间谍行为 反间防谍不容刻意误读和污蔑抹黑
-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声明:从未设立过“共赴小康项目”
- ·大桥腹拱修复 不会中断交通
- ·“广东厂家新技能”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多个“首创”广东造亮相
- ·航行注意!广东海事局公布辖内十大高风险水域最新情况
- ·即开型体育彩票“劲爆奖上奖”开始 了
- ·广东率先出台“两新”一揽子财政政策 资金投入超700亿元
- ·2025年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发改委回应
- ·创历史新高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第一季度客流车流双增长
- ·预计2025年1月,华南大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 ·商务部:将通用动力公司等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 ·1—11月惠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35.47亿元,同比增长9.1%
- ·转发收藏!春分后南北方食养各有重点
- ·春运火车票预售期内各方向目前均有余票
- ·广东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实现九事项联办 “零跑动”搞定宝贝的“人生第一步”
- ·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惩恶除奸无可指摘,外部干预必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