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何以成“合利”? 从“破百亿”里读懂大湾区融通深意
进出口货值突破100亿元。合力
这是何成合利“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自2023年4月运行以来至今取得的“成绩”。
在国际贸易发达的从破j9粤港澳大湾区,100亿元的百亿进出口货值或许并非一个亮眼的数字,但这一标志性数据的湾区达成,却成了粤港深化合作的融通最新注脚:东莞出口货物只需要先在本地完成安检和航空打板,就能通过水路直抵香港国际机场装机运往全球,深意实现出口航空货物“直装”和进口航空货物“直提”,合力效率大幅提升。何成合利
你中有我,从破我中有你,百亿区域协同“融合共进”。湾区新模式下,融通j9区域经济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如今,深意具有制造业优势的合力东莞,近80%的航空货物经香港机场进出口,而国际航空优势显著的香港机场,则有近40%的货物来自东莞。
湾区制造业和香港航空业“双向赋能”,不仅让“湾区制造”通达世界的路径愈发清晰,更折射了粤港澳大湾区融通之路向纵深推进的新趋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多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湾区“大号地铁”相继开通,让“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
“硬联通”目标既已逐渐达成,粤港澳三地为何愿意再啃“硬骨头”,突破体制机制壁垒,促成“软联通”?
驱动力首先来自彼此间融通的真切需求。
从“经珠港飞”,到港、澳车“北上”,再到港澳律师“内地执业”,这些先行一步的探索无一不在让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通起来,“合力”让一城一地各自的优势互补,从而转化为大湾区的整体优势。
一项项“合利”共赢之外,粤港澳三地对大湾区一体化“大市场”的“大认同”也在逐渐形成。
在民间,如今,不管是大湾区内地九市,还是港澳地区,越来越多人愿意用“我是大湾区人”来介绍自己;在经贸领域,在大湾区举办的各类经贸活动上,粤港澳三地更是“同声同气”:介绍自身优势的同时,更不忘在会上推介与大湾区其他地区联动产生的投资新机遇。
眼光投向汇聚要素更多、更加便利的“湾区大市场”进行全局谋划,以“湾区之名”面向世界,这也正是粤港澳三地在一次次发挥“合力”、实现“合利”的实践中,培育出的对“共同市场”的强烈信心。
“破百亿”既是大湾区内合作创新达成的一项具体新成果,也是大湾区“合则生利”的生动演绎,从中更能窥见大湾区合作走向纵深、走向融通的深意。
总台记者 林丽丽
- ·佛山机场多条航线恢复!3月30日起可通航14城
- ·芦山:应对春灌有措施
- ·你的目光,让我们很受伤——走进身边的浴足技师
- ·与时间赛跑 汉源老县城进入大搬迁阶段
- ·亿航智能获批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
- ·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
- ·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开门红
- ·小心烟花爆竹“伤”爱车
- ·广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节地生态安葬率超63%
- ·荥经严道二小师生向玉树灾区捐款2万余元
- ·抓好基层党建深化阵地规范化建设
- ·石棉县中医院医生参加卫生“三下乡”活动
- ·广东省退役军人暨随军家属百企万岗促就业活动在穗举办
- ·每月25日前办理缴存提取业务
- ·市医院女职工登山纪念百年“三八”节
- ·加强麻醉质量管理 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