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9市空气质量位列重点城市前20名
广州,量位列重云溪植物园内一步一景,点城游客抬头便是珠角参天大树。 南方日报记者 苏韵桦 摄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市空市前关系,是气质时代发展的必答题。
今年全国生态日的量位列重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经济大省广东,点城这一理念被坚定践行着,珠角经济和环境在这里日益协调:产业集聚的市空市前珠三角,空气质量上榜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20位;曾经的气质黑臭河,经过治理后焕发新生并产生更多经济价值;森林、量位列重湿地旅游盛行,点城林业经济形态实现美丽转型。
如今的广东,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绿美广东的生态画卷已徐徐展开。
蓝天常见▶▷
全省空气质量提升
“广东蓝”融入日常生活
行于广州珠江岸,一旁草坪的帐篷、野餐垫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必备品。“江边凉快,AG超玩会现在空气又清新,是城市中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市民张女士带着孩子在搭帐篷。
市民的感受得到了数据的验证。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1—6月,珠三角9市均上榜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在这里,经济和环境正趋于协调发展。
多年前,广东也曾因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空气污染问题。不过得益于早发现、早研究、早部署,广东落实国家“大气十条”要求、实施广东行动方案,珠三角率先从全国大气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地区“退出”。此后,全省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为主线,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交通、能源三大结构的调整是广东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当前,全省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实施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和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同时,珠三角全面实现公交车电动化,全省新能源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日益常见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各类空气污染物稳定减少。
同时,广东持续提升治理技术,各地针对性治理细颗粒物(PM2.5),佛山在全国首创黑烟车限行抓拍扣分处罚、广州关停多台燃煤发电机组等。在今年1—7月,全省PM2.5浓度低至19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国第三。
随着全省空气质量提升,臭氧作为空气首要污染物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广东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对重点监管企业进行销号整治,督导石化、化工、涂装等重点行业深度治理。
日益完善的监测网络,则又进一步提升空气治理的精准性。当前,全省建成并联网约600个大气常规监测站点、30个挥发性有机物成分谱监测点和11个颗粒物组分监测点,并且监测指标更全面,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
多措并举下,“广东蓝”正成为新“气质”。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达到96.8%,同比改善2.2个百分点。好空气、“广东蓝”逐渐成为日常、融入生活。
点水成金▶▷
生态好水变为发展活水
居民也多了休闲好去处
盛夏时节,群众身边的滨水碧道正成为休闲好去处。
在江门蓬江区,一条20多公里长的西江碧道串起了沿岸的咖啡馆、书屋和集市。
在佛山三水,优良水质帮助芦苞河鲜打响了金字招牌,也让芦苞涌通过碧道建设,串联起滨水空间,点燃了北江沿岸火爆的夜经济。
在河源万绿湖,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水质的生态好水,成为当地建设水经济产业园,剑指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底气。
近年来,通过系统治理,广东大江大河消除河流劣Ⅴ类水质,江河考核断面优良率持续提升,河湖面貌发生显著改变。
随着越来越多河湖恢复健康、重现生机,水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有了基础。从去年6月开始,广东部署开展省级水经济试点建设,积极探寻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机制与路径。
“万绿湖在保护中发展,通过发展优质水利用、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态渔业,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绿富共赢。”河源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万绿湖周边已建成开放景区景点8个,酒店、农家乐、特色街区等旅游配套设施齐全,累计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为水库2万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同时,群众爱水护水热情提振。如今,河源有2万多名河湖保护志愿者,群众保护好水,好水又转化为经济产品,经济产品又造福群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里生动体现。
同样乘上水经济发展东风的,还有水利大市江门。今年,水经济被列入江门市十大新兴产业,推进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健康优质的水文旅产品。
放眼全省,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已完成试点建设投资27.6亿,谋划新业态项目253个,总投资超500亿元。11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投入运营,新增就业岗位超1300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越来越多“点水成金”的故事在广东出现。滨水文旅、水上运动、生态渔业……水生态优势正成为新的产业基础,生态“好水”成为发展“活水”,正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青山常在▶▷
森林湿地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不断加强
在广阔的南粤大地上,享受美好生态的不止你我,它们也用足迹、翅膀投出“关键一票”。
在深圳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港摄影师陈体根按下快门。虽然夏季候鸟北归,他的照片却不乏精彩:宏伟楼宇组成的城市天际线下,络新妇、招潮蟹、弹涂鱼、丽翅蜻等动物在红树林间自在生活,野性岭南与活力湾区交织,组成一幅和谐画面。
动植物活动是评价生态质量的重要指征。自2022年以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省陆续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六大行动”,累计完成林分优化超435万亩,森林抚育超281万亩。同一统计周期内,全省陆续监测到中华穿山甲、中华白海豚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发现动植物新物种9个。
森林质量的不断提高,更支撑起森林康养、森林旅游、自然教育等全新业态。省林业局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通过“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访客预约平台”进入自然保护地的游客达到12万人次,全省生态产品供给更为充实,价值实现模式不断拓展。今年夏季,新兴的湿地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不少活动组织者告诉记者,暑期的湿地自然教育课,往往上线半天就能报满。
转变的不止林业经济形态,一股全民“扩绿、兴绿、护绿”的新风,也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县镇村绿化等工作吹遍全省。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义务植树活动1.96万场次,参与人数125.5万余人次,植树超375万株。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展宣传,动员爱心企业、侨领乡贤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全省募集社会捐赠折合人民币超10亿元。
省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至6月底,全省建设青年林、先锋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016余片。“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我为广东种棵树’主旋律,用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南粤红绿径党建知名品牌,全面发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捐活动,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广筹资金。”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李赫 邵一弘
- ·特朗普宣布包括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在内多项最新提名
- ·雍万英:灾后重建让合作社发展前景更广阔
- ·全省教育工作要建好“三通两平台”
- ·元宵节撞上情人节 消费市场最热闹
- ·特朗普宣布包括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在内多项最新提名
- ·消费者投诉彩电自燃 雨城工商调解获赔偿
- ·为老年体育活动创造更好的空间和场所
- ·狠抓培训 强化指导 促进改革转型
-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
- ·去年全市接警20多万起 其中4成为骚扰电话
- ·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廉政教育 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再接再厉 第三批标砖运抵宝兴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升国旗和下半旗仪式
- ·送温暖下基层 新春文艺汇演进万家
- ·我市获3368万元节能节水和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
- ·市人民检察院“四个重点抓好”确保廉洁重建